• 主页
  • 农业资讯
  • 种植业
  • 养殖业
  • 农业展会
  • 实用技术
  • 惠农政策
  • 农业杂谈
种植业>正文

葡萄“芯片”草根育种人纪俭:一颗户太八号 串起富民产业链

2025-08-22 欣怡 中国农业新闻网

中国农科新闻网·农业科技报记者  齐巨儒

秦岭北麓,晨光熹微。80岁的纪俭佝偻着腰,布满藤蔓划痕的黝黑手掌,又一次抚过葡萄藤蔓。40年光阴流转,这双手从开垦荒滩的镐头下磨砺而出,如今已培育出撬动富民产业的葡萄“芯片”——户太八号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\Documents\WeChat Files\wxid_u5artogojcz322\FileStorage\Temp\13af9105ae3b397444d58dead3498f2.jpg

从200多亩无人问津的荒滩起步,到如今80万亩种植面积、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的葡萄产业帝国,纪俭用毕生心血写就了中国葡萄产业的传奇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\Documents\WeChat Files\wxid_u5artogojcz322\FileStorage\Temp\a65ef8d23119d84466fffc5692218cf.jpg

荒地拓荒者:从“不毛之地”到“葡萄王国”

1983年,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,时任剧团乐手的纪俭毅然辞去公职,一头扎进户县(现鄠邑)太平河滩那片贫瘠的荒地。昼夜温差大、光照充足的自然禀赋在他眼中是黄金般的资源,而乡亲们望着烂在地里酸涩葡萄的泪眼,更刺痛了他的心。

“向荒地要效益”的征程异常艰难。借来的资金、简易的窝棚、冻死大半的试验苗……1988年一场倒春寒几乎摧毁了所有希望。然而纪俭抹干眼泪,以野生葡萄为砧木,在冻土之上重启试验。

七年磨一剑。1996年,“户太八号”横空出世——它果粒饱满紫黑,果皮坚韧抗裂,含糖量高达22度,更颠覆性地实现了一年开花5-6次、结果4-5次,亩产跃升至传统品种的3-6倍。随后“户太九号”“户太十号”接连问世,以更大果粒、更耐储运的特性持续引领产业升级。

当日本葡萄爱好会理事长泽登芳面对户太葡萄惊叹“这是葡萄改良的革命”,当法国酿酒巨头称纪俭为“中国葡萄王”,一颗凝聚着草根智慧的“中国芯”已然闪耀世界舞台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\Documents\WeChat Files\wxid_u5artogojcz322\FileStorage\Temp\ddc7e70ffc5543acc6e53ecfea582b6.jpg

技术破壁人:四次结果与“站着种葡萄”

品种是基石,技术则是让基石转化为财富的密码。纪俭的革新远不止于实验室,他首创的 “葡萄一年多次结果商品化生产技术”,通过精准调控水肥与温湿度,硬生生将鲜果供应期从2个月拉长至5个月,亩效益倍增。

为了让农民告别弯腰劳作的艰辛,他发明的 “T字型葡萄架”获得国家专利——1.8米高的支架让果农能站立操作,通风透光性提升更使果实品质脱胎换骨。种植户笑言:“跟着纪老师,种葡萄都能‘站着把钱挣了’!”

当冰葡萄酒的原料需求与鲜食葡萄生产产生冲突,纪俭再出奇招:“冰葡萄酒原料与鲜食葡萄同年兼顾生产技术”实现了同一株葡萄“鲜食+酿冰酒”的双重价值,亩收益再增30%,被赞为“葡萄种植的二次革命”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\Documents\WeChat Files\wxid_u5artogojcz322\FileStorage\Temp\921c4c7aa9eb07c944e74d6930d10f8.jpg

富民领头雁:荒山结出“黄金果”

“一人富不算富,乡亲们的笑脸才是最好的丰收。”纪俭将技术火种撒向四方。

在陕西鄠邑区,他打造20多个核心示范园,手把手带出了寺北村等一批“葡萄专业村”。如今全区葡萄种植超10万亩,“户县葡萄”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种植户年均收入达3万元/亩,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不再是梦。

他的足迹更遍及河南、河北、宁夏等十余省区。在陕西太白县的高山基地,他流转720亩土地,每年支付近50万元流转费,带动百余村民就业增收180万元,让贫瘠的山区土地,第一次攀满了“致富金藤”。

从培训班到农高会,从田间指导到50万字免费技术手册,纪俭构建起辐射全国的服务网络。27年不间断的培训,29届农高会的坚守,让“户太”品牌在全国串联起80万亩葡萄产业带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\Desktop\2.jpg

20250817095411832-85-e27c0.jpg

老骥新征途:中国葡萄的“波尔多之梦”

年已八旬的纪俭,依然每日行走在葡萄架下。他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未来:

在秦岭北麓,一个集种植、加工、旅游于一体的“葡萄小镇”正在规划;千亩葡萄文化产业园将在太白县拔地而起;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的深度合作,正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、智慧农业走向现实。

他心心念念的,仍是那瓶能代表中国站上世界舞台的葡萄酒。“我最大的梦想,就是在法国波尔多的酒庄里,看到我们中国的冰葡萄酒。”纪俭望向远方,眼神灼灼如四十年前那个开垦荒滩的青年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\Documents\WeChat Files\wxid_u5artogojcz322\FileStorage\Temp\f1f0f4eea33ffcb11ae7842945711f9.jpg

从剧团乐手到葡萄“芯片”的锻造者,从荒滩拓荒人到百亿产业链奠基人——纪俭用四十年光阴诠释了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深意。他正如一株深深扎根泥土的葡萄老藤,以坚韧的根须汲取大地养分,将最甘美的果实毫无保留地馈赠给时代与人民。

当户太葡萄的藤蔓越过秦岭,当中国冰酒的醇香飘向塞纳河畔,这位泥土里长出的科学家仍在续写传奇:以种葡萄的匠心浇灌更多作物,让科技的种子在更广阔的田野间生根发芽。

来源:中国农科新闻网
编辑:齐巨儒

相关文章

  • 科技赋能产业,匠心守护健康 —— 解

    科技赋能产业,匠心守护健康 —— 解

  •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农村交通网络基本

   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农村交通网络基本

  • 葡萄“芯片”草根育种人纪俭:一颗户太

    葡萄“芯片”草根育种人纪俭:一颗户太

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农村交通网络基本

热门文章

热评文章

  • 科技赋能产业,匠心守护健康 —— 解

    科技赋能产业,匠心守护健康 —— 解

  •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农村交通网络基本

   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农村交通网络基本

  • 葡萄“芯片”草根育种人纪俭:一颗户太

    葡萄“芯片”草根育种人纪俭:一颗户太

标签列表

  • 科技赋能产业,匠心守护健康 —— 解码重
  • 国家数据局:数据作为新农资有效带动农村居
  •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启动
  • 农业农村部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制定34条防
  • “吾乡有了新能人”招募计划邀您共赴乡村振
  •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
  • 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
  • 农业农村部部署秋粮作物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
  • 葡萄“芯片”草根育种人纪俭:一颗户太八号
  • “十四五”农村公路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已提前
  • 法律事务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招聘人才
  • 广告服务
  • 关于我们

  Copyright © 2018-2025 中国农业新闻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