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页
  • 农业资讯
  • 种植业
  • 养殖业
  • 乡村振兴
  • 农业科技
  • 惠农政策
  • 农业杂谈
农业科技>正文

河南优特产业支撑计划优质草畜专项

2025-09-13 欣怡 中国农业新闻网

  豫丰黄兔来助农 “蹦”出共同富裕路

  一、示范推广工作的的亮点

  1.为老品种注入新动能

  30年前,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“豫丰黄兔”甫一诞生,就成为濮阳市清丰县等地的致富“明星”,从庭院散养到大棚养殖,在当地迅速掀起养殖热潮;30年后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美味营养的兔肉成为餐桌“新秀”,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。

  新时代,“豫丰黄兔”能否再立新功,让群众鼓起钱袋子?新作为,科技工作者如何以科技为支撑,引领产业新发展?河南省科技特派员、省农科院畜牧所家禽研究室主任陈直,用一场科技助农“长跑”,不断为产业发展、农民致富谱写新篇章。

  2.摸清家底出妙招

  2024年,豫丰黄兔项目团队示范推广区域在濮阳市清丰县、濮阳县等,正是“豫丰黄兔”发源地和主要养殖区域。经过详细调研,陈直发现,“豫丰黄兔”正面临尴尬境地:品系混杂、品种退化、饲料报酬低、疫病多发、养殖规模萎缩、没有龙头带动、产业链缺失、没有品牌效应,乡村振兴效果不明显。

  2017年,清丰县全县“豫丰黄兔”总存栏量仅有5800余只,种公兔不过200余只,繁殖母兔仅有1400余只,几近濒危。而世纪90年代,当地“豫丰黄兔”养殖规模曾达到150万只。

  养殖量急剧缩减背后,养殖规模也较小。据陈直调查,2024年,清丰县仅有养殖场5家,其中4家均占地5亩左右,建设简易兔舍4—6栋,年出栏量共3.6万只,仅有韩村镇鑫茂林农豫丰黄种兔场占地35亩,兔舍及配套建筑面积14.25亩,建成标准化兔舍19栋,年出栏可达25万只。

  养殖量的变化之外,品种退化也是“豫丰黄兔”面临的关键难题之一。产业的萎缩、老一代育种工作者退休等不利因素叠加,多年来,“豫丰黄兔”一直处于放任状态:没有育种团队对豫丰黄兔进行提升改良,养殖场户多是粗放管理。

  这就导致“豫丰黄兔”生产性能严重退化、品系混杂。与育成初期相比,体型、外貌特征、生产性能劣化趋势明显。生产性能低下,出栏率、繁殖率低,疾病频发。面对各种难题,陈直在找到产业发展症结后,积极与清丰县农业农村局、当地养殖户对接,提出了保种、扩产能两手抓的工作思路,解决急难问题。

  3.农业科技添动能

  借助“豫丰黄兔”入选《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—特种畜禽志》、纳入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》、《河南省农业主导品种名录》等契机,陈直多方协调,支持清丰县鑫茂林农生态园、清丰县临河“豫丰黄兔”养殖场2个保种场建设,争取保种经费20万元,开展“豫丰黄兔”保种和品种种质特性提升工作,经过1年的工作,2个“豫丰黄兔”保种场,目前选留“豫丰黄兔”Ⅰ系1800只、Ⅱ系1650只、Ⅲ系1500只,保证了“豫丰黄兔”种源和产业发展的需要。

  保种的同时,陈直坚持在当地推广应用新技术,“豫丰黄兔”“五同期”技术,核心场肉兔繁殖率79%提高到87%;高效饲养管理关键技术,种兔、商品兔生产性能明显提升;疫病防控关键技术,断奶仔兔成活率87%提高到96%……

  与此同时,积极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对接,争取产业支持,濮阳市政府、清丰县县委多位领导先后作出批示,支持“豫丰黄兔”产业发展,濮阳市农业农村局出台《支持豫丰黄兔产业发展若干措施》文件,指导“豫丰黄兔”产业发展。

  4.紧抓发展主体

  产业发展,离不开人才支撑。在陈直的推动下,相关专家在当地开展科技培训8次,培训技术骨干、养殖场(户)510人、观摩8次,解决了养殖场(户)豫丰黄兔繁殖率低、断奶仔兔成活率低、饲料配制不科学、饲料报酬低的问题。

  把脉产业发展方向,陈直还在当地举办“豫丰黄兔”发展论坛,邀请河南农业科学院、河南省农村农业厅、濮阳市农林科学院、清丰县农业农村局领导专家、豫丰黄兔行业企业家、技术人员、豫丰黄兔养殖场(户)等参加,针对豫丰黄兔产业现状,交流讨论,共谋产业发展。

  产业发展壮大,三产融合是方向,龙头企业是关键。只有“豫丰黄兔”一、二、三产融合,产业才能稳定、健康发展,才能带动千家万户养兔致富、实现共同富裕。经多方寻找,陈直发现,濮阳市工商联副主席、清丰县政协常委、河南三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生非常关注“豫丰黄兔”产业发展,对该品种认识深刻。专家与企业家一拍即合,经过多次洽谈和交流,陈直把我国“豫丰黄兔”产业发展存在的风险及发展前景作了全面分析,打消了刘振生董事长对产业发展的顾虑。

  2024年,在陈直的支持下,刘振生拆资1.2亿,建设年出栏500万只“豫丰黄兔”养殖场1座,年屠宰、加工1000万只的“豫丰黄兔”加工厂1座、3000平方米的“豫丰黄兔”科研创新楼1座、同时成立了豫丰黄兔产业发展研究院。保障了“豫丰黄兔”产业稳定、健康发展,不因市场波动产业大起大落,形成了“政府推动+龙头带动+养殖合作社+互联网+”的良性产业发展模式。做到延链条,突出产品优势。

  5.助力讲好品牌故事

  陈直敏锐的发现,目前“豫丰黄兔”只有活体品牌,缺乏有效的兔产品品牌,与“滑县烧鸡”“固始鹅”相比还有很大潜力挖掘。陈直建议省市县三级联动,积极帮助“豫丰黄兔”保种企业申报“顿丘黄”“豫丰黄”商标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,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,助力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。为扩大影响力,陈直积极推动在大广高速、京港澳高速及濮阳市高铁站等关键点位,设置醒目展牌,讲好源种之乡清丰、濮阳故事。依托河南省兔业协会,今年,陈直推动清丰县举办中国首届“豫丰黄兔”博览会、叫响“豫丰黄兔”产业之乡。

  二、科技服务取得的主要成效

  “十四五”期间,陈直特派员累计开展科技服务46次,服务时长105天。服务企业5个。开展科技培训8次,培训技术骨干、养殖场(户)510人、观摩8次,解决了养殖场(户)豫丰黄兔繁殖率低、断奶仔兔成活率低、饲料配制不科学、饲料报酬低的问题。推广新技术4项,豫丰黄兔繁殖“五同期”技术使核心场肉兔繁殖率79%提高到87%;豫丰黄兔高效饲养管理关键技术,种兔、商品兔生产性能明显提升;豫丰黄兔疫病防控关键技术促进断奶仔兔成活率87%提高到96%;智能兔舍建设技术使核心场肉兔繁殖率79%提高到90%。服务的示范区企业年出栏豫丰黄兔150万只,企业增效750万元,带动区企业年出栏豫丰黄兔200万只,企业增效1000万元,辐射区企业年出栏豫丰黄兔280万只,企业增加效益1400万元。

  三、获得的重要奖励

  曾获得“河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”二等奖,河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,河南省科普成果二等奖。先后2次获得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示范效应奖,1次获得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。中国科技日报、乡村振兴网、河南日报、河南日报农村版、河南经济报等媒体对陈直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宣传报道33次。

  陈直简介:

  陈直,男,研究员,1967年9月出生,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家禽研究室主任,一直从事家兔育种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,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。曾获得“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”称号、河南省优秀“新时代宣讲师”荣誉称号、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兔业分会“优秀服务专家”称号,2020年、2024年获濮阳县县委、县政府“集体三等功”称号,2014年以来一直担任省派科技特派员,先后4次获得省派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。2021年,所在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嵩县产业对口帮扶工作队被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。


相关文章

  • 阿坝州农博会准备全面到位 高原净土敞

    阿坝州农博会准备全面到位 高原净土敞

  •  寻“稻”之路!台沃集团与

     寻“稻”之路!台沃集团与

  • 青春赋能非遗传承!“生生不息 艺‘遗

    青春赋能非遗传承!“生生不息 艺‘遗

  • 大学生团队“纸日可待“研制新型地膜

    大学生团队“纸日可待“研制新型地膜

  • 遂宁市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:打造乡村

    遂宁市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:打造乡村

  • 2025中国国际水果展盛大开幕

    2025中国国际水果展盛大开幕

阿坝州农博会准备全面到位 高原净土敞

  历经多月筹备,阿坝州参加第11届四川农博会的策展、布展、组展工作已全面就绪,从顶层设计到细节落地都紧扣 “乡村振兴”“建圈强链” 部署,全方位展现阿坝州 “大基地、大园区、大企业、大品牌” 发展理念,万事俱备的展厅正敞开胸怀,期待八方宾客到访。   策展环节以政策导向为核心,紧扣中央一号文件

热门文章

  • 1.阿坝州农博会准备全面到位 高原净土敞
  • 2. 寻“稻”之路!台沃集团与
  • 3.青春赋能非遗传承!“生生不息 艺‘遗
  • 4.大学生团队“纸日可待“研制新型地膜
  • 5.遂宁市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:打造乡村
  • 6.2025中国国际水果展盛大开幕
  • 7.新疆水果推介会(上海站)盛大启幕,丝
  • 8.1_“黔”雁蓄力高飞 共“交”产业蓝
  • 9.乐斯福启动“乐斯福中国科研基金”项目
  • 10.水稻品种“中组100”攻关田亩产超过

热评文章

  • 我国自主产权智能育种系统“吉儿”问世

    我国自主产权智能育种系统“吉儿”问世

  • 陇南市两当县左家乡:羊肚菌长势喜人,

    陇南市两当县左家乡:羊肚菌长势喜人,

  • 科技赋能产业,匠心守护健康 —— 解

    科技赋能产业,匠心守护健康 —— 解

  • 乐斯福启动“乐斯福中国科研基金”项目

    乐斯福启动“乐斯福中国科研基金”项目

  • 玉米大豆“飞防”指南护航秋粮生产

    玉米大豆“飞防”指南护航秋粮生产

  • 用好地理标志 做强农业品牌

    用好地理标志 做强农业品牌

  • 阿坝州农博会准备全面到位 高原净土敞

    阿坝州农博会准备全面到位 高原净土敞

  • 大学生团队“纸日可待“研制新型地膜

    大学生团队“纸日可待“研制新型地膜

  •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农村交通网络基本

   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农村交通网络基本

  • 秦牧科技沙龙交流活动在陕西千阳举办

    秦牧科技沙龙交流活动在陕西千阳举办

标签列表

  • 河南优特产业支撑计划优质草畜专项
  • 阿坝州农博会准备全面到位 高原净土敞开胸
  •  寻“稻”之路!台沃集团与成都
  • 青春赋能非遗传承!“生生不息 艺‘遗’生
  • 大学生团队“纸日可待“研制新型地膜 破解
  • 遂宁市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:打造乡村振兴
  • 2025中国国际水果展盛大开幕
  • 新疆水果推介会(上海站)盛大启幕,丝路甜
  • 1_“黔”雁蓄力高飞 共“交”产业蓝图-
  • 乐斯福启动“乐斯福中国科研基金”项目,助
  • 水稻品种“中组100”攻关田亩产超过80
  • 秦牧科技沙龙交流活动在陕西千阳举办
  • 第1视点|“生活越来越好,真的很幸福”
  • 我国自主产权智能育种系统“吉儿”问世
  • 陇南市两当县左家乡:羊肚菌长势喜人,丰收
  • 科技赋能产业,匠心守护健康 —— 解码重
  • 国家数据局:数据作为新农资有效带动农村居
  •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启动
  • 玉米大豆“飞防”指南护航秋粮生产
  • 用好地理标志 做强农业品牌
  • 法律事务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招聘人才
  • 广告服务
  • 关于我们

  Copyright © 2018-2025 中国农业新闻网 版权所有